兰州大学开云手机在线登入,开云(中国)始源于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所设物理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学院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具有物理学(包含理论物理,磁学,电子器件与材料工程,金属材料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理论物理专款兰州理论物理中心、自旋多场耦合物理与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量子理论及应用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内共建)、甘肃省理论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功率半导体及光电器件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半导体器件行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经费支持的物理测试平台入选第二批“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具有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物理学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物理学先后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为B+,ESI排名前1%;物理学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目前在岗教职工170余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30余人。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人,国家有关人才项目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海外青年项目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8人,中国政府友谊奖1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1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和提名奖各1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人。

学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学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年均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在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自2012年以来,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研究项目200余项。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企业共建兰州大学-奥迪威传感器联合研究院、兰州大学-希磁科技共建实验室、兰州大学-业展电子电磁元器件联合实验室,积极承担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服务。学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

学院秉承“勤学、悟道、创新、育才”的院训,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踏实肯干的优秀人才,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夏克青,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刘惠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胡青,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何力,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颖,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总裁李振国,沈阳隆基电磁董事长张承臣,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曙光,熵基科技董事长車全宏等。

学院学术交流频繁,建立“悟道”“创新”“勤学”“育才”格致系列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年均派10余名教师在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或合作研究,与英、美、德、日、俄、加、新加坡等国家的众多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或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紧密联系,对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扩大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产生积极作用。理论物理交流平台在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十年滚动支持下辐射西部,推动西部理论物理发展,并成功升级为兰州理论物理中心。学院与周边科研院所如近物所、航空航天总公司510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交流频繁,共享实验室、图书资料、合作课题,互聘教师授课,合作培养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互助协作关系,已逐步形成“多边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局面。

(资料更新于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