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电镜中心和开云手机在线登入,开云(中国)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郭静教授于4月10日来我校学术交流并做题为《Atomic-scale investigation of the nuclear quantum effects of surface water with STM/AFM》的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校庆学生执行团队讲座采访项目组部分成员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对郭静教授进行了采访。
郭静,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开云手机在线登入,开云(中国),2016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北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qPlus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的表面物理化学研究。近年来在尖端扫描探针技术的发展、表面水/冰的亚分子级分辨成像、质子转移动力学、核量子效应(量子隧穿和量子涨落)对水的氢键网络、氢键强度甚至表面异质催化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1本,其中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Physics 各1 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发表综述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各1篇, 博士论文入选 Springer Theses - the “best of the best” 系列丛书并正式出版。
初见郭静教授,采访者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年轻朝气又极其温柔的大姐姐就是我们要采访的教授。与一般年长教授的形象不同,郭静教授更像是我们的同龄人。她长发披肩,戴着学生式的黑框眼镜,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紫色外套,里面衬着条纹单衣,简简单单又尽显青春活力。采访者恍然觉得,似乎只要教授放下手中的文件,从讲台上走下来,就和我们在校园里见到的任何一位学生都没有丝毫差别了。郭静教授只静静地坐在那里,温柔地笑着,一股岁月静好的美好气质便油然而生。
采访正式开始后,采访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很关注的问题。许多本科生在大四这一年都会面临这样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工作还是考研?是就此走上社会正式,还是继续在学校里深造,充实提高自己?郭静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之后进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读博,2018年在北大进行博士后研究,她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坚持科研,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有感触。郭静教授觉得每个人在本科毕业到决定读研究生的过程中想法是不一样的,她以自己为例,告诉采访者她当时毕业是直接读博,但即使是直博,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迷茫。到底是接着做科研,还是选择博士毕业去找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来工作?郭静教授觉得自己能够一直做科研,第一是因为她非常喜欢科研工作的模式,对科研比较感兴趣;第二和所处的研究氛围也有关系,她在北大时的课题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另外,导师的建议对她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几方面的共同影响下,郭静教授才能在科研道路上一直坚持下来。
尽管当今社会的主流观念已经是唯才是举,但在许多地方,“年龄、资历”的隐形标准依旧制约着人们。郭静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大,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从本科毕业到博导用了九年的时间,如此年轻就达到如此的高度,这一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人质疑她作为一个青年学者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水平。郭静教授对此非常坦然,她表示:“一切还是要用工作来说话,相比于老一辈做科研的人员,对我的质疑声肯定是有的。在科研环境中,年轻人做出来的成就非常多,许多新闻也有报导,现在80后甚至90后做博导的也不是很稀奇,所以关键还是要用工作成果来说话。别人说什么我们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但是只要做出工作,做出成果,慢慢地还是会得到认可。所以自己心里明白,坚持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足够了。”
现在大学里的学科分类极其严谨,各科的专业学习内容也越来越细致化。即使是两门在大众眼中十分相似的专业,所需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是天差地别,跨专业学习的难度每日剧增,想在几门专业上都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常人所难为也。郭静教授在兰大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分别获得理学博士和博士后学位,在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内容就已经涉及到化学方面。物理和化学虽然都是理科,但是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本科学的专业不是特别满意,他们对如何进行好跨专业研究学习存有旺盛的好奇心。郭静教授更正了采访者认为她是跨专业学习的看法:“我本科学习物理学,博士学位也是凝聚态物理,都是物理。博士后我要更正一下,它不是一个学位,而是属于一份工作,相当于你做了一个初期的科研人员,开始独立工作。做出这样一个跨度跟我博士研究的内容是有很大关系的,研究方向是表面物理化学,我其实是在以物理的背景,物理的角度,物理的思维来研究化学问题。比如对于质量较小的轻元素体系,不仅需要将单子波函数化,也要考虑原子核的量子效应,主要体系在量子隧穿和零点运动。我们就从物理的角度出发,探究氢的量子效应对氢键强度,对水的氢键网络结构,甚至是氢参与的化学反应,尤其对表面的异质催化反应有什么影响。我觉得从物理角度来研究一些化学问题,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刷新大家对化学问题的认知,所以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就直接去化学学院了。”
兰州大学作为一座文化底蕴厚重的知名学府,在历史上培养了无数人才,许多知名校友回忆起在兰大学习生活的时光也是感慨万分。郭静教授在兰大求学四年,对母校感情深厚,很多在兰大发生的故事她都向我们娓娓道来:“我在兰大其实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当时我是零七级,在隆基班,你们现在可能都不知道隆基班了,它是萃英学院之前的一个选拔性的班级。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有特别多的老先生,有几位已经去世了,比如说钱伯初先生还有段一士先生,他们当时身体都不是特别好,还坚持去给我们上课。钱伯初先生教我们量子力学,是全程手稿,包括书也是他自己编的。这是我第一次学习量子力学,对于量子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有基础知识,老师们踏实求学、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和教学风格,更是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了在科研道路上还是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步一步的走。”
各个高校的学生们正式踏入社会后总会格外怀念起当初青涩的校园时光,对大学的同窗之情也分外珍视。兰州大学校友办就是专门负责校友联络的工作部门,致力于把分布在全国的校友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此,郭静教授谈了一些她了解的情况:“我们在北京是有很多校友会的,物理有物理的校友会,化学也有化学的校友会,校友群里其实还是很热闹的,每年大家都会组织一些校友活动。”接着,郭静教授又谦虚地表示她自己对类似的活动参加的比较少,因为她觉得现有的很多活动是针对那些非常优秀或者已经有杰出成就的校友,而她作为刚入职的青年老师总感觉自己应该要更加努力,有一定学术成就了才能向校友靠拢。
尽管不常参加活动,但郭静教授也在一直默默地关注校友会的动向,还会和周围一些兰大毕业的校友聚会。与兰大母校和校友的联系虽然不多,但是郭静教授跟院里教过她的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在做科研,彼此碰到的机会也很多。这次来兰大做的讲座,也是郭静教授觉得自己有了一些新的结果,借这个机会回母校和老师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
一直以来,兰大的校友们都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默默付出着,同样,母校也是在外的校友最坚实的后盾。郭静教授对此就有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校友在科研事业上有了发展,获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在学术道路上被更多的人关注到,大家进而关注你的出身,关注你来自哪个学校,这就能让母校增光,这是我们能为母校做的。 另一方面,是学校为我们做的,其实我觉得校友会这样一个环境就很好,它对我们,尤其是对本科校友,就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 还比如我现在所在的化学学院,我们学院的书记卢忠林教授也是兰大化学系毕业的,工作环境就很亲切。”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兰大学子,兰大师生们一直秉承着校训,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努力奋斗,为兰大创造着无数的荣誉。在新的时代,兰大精神在每个兰大人的心中也有着新的理解和不同的内涵。在郭静教授心中,兰大的校训和我们的历史,包括现在所处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她认为:“现在学术界的竞争很激烈,想让别人看到你,代表你自己的标签,或者拥有自己的辨识度,这其实是很困难的。我们的校训在学术科研范围内也同样适用,它起到了一种鞭策的作用。比如说‘自强不息’,我的理解就是自己选定一个课题后,就要坚持做下去;‘独树一帜’,我觉得就是要做到让自己有闪光点,或者说做一些有识别度的工作,让别人一提到这个话题就知道是你做的。我的理解更多是从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出发,如果我在本科阶段理解的话,肯定就像大家一样。而以我现在来理解,就是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相结合,如果真正能做到‘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这八个字就算是非常成功了。”
兰大在1996年进入了“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又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的综合实力有目共睹。但即使如此,90年代以来,兰大仍然面临着人才断层流失,影响力不断下降的问题。正值兰大建校110周年之际,郭静教授也为母校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是要扩大兰大的影响力,兰州大学的综合实力很强大,我们要把优秀的校友团结起来,回归母校,给学校的师生做一些宣传;第二,吸引人才非常重要,兰大流失的人才很多,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兰大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要吸引人才,各种软,硬件条件都不能缺失,学校要实施各种对人才的优惠保障措施;第三是人才培养,我觉得本科教育对大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多去外地宣传兰大的本科生教育,介绍学校在一些学科的独特优势,培养了多少优秀毕业生,我们的研究人员做出了哪些成就,有哪些杰出优秀校友代表以及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包括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一些去向,这些都是可宣传点。”
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的主题是“坚守”和“奋斗”,郭静教授也以此为出发点,为兰大学子们送上了寄语:现在的年轻人都需要坚守和奋斗,作为兰大人,我们要坚守兰大精神。而在新时代,在新的科研环境条件下,要做出有目共睹的工作成果,还是要踏踏实实不断前进。 兰大的青年人就应该做到这四个字,不断学习兰大精神,争做优秀校友!
采访虽已结束,郭静教授的寄语良言却仍回响在耳侧。兰大110周年的“坚守”与“奋斗”也是每个兰大人的坚守奋斗,历代兰大人都为母校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新的时代,我们作为新兰大人,更应该继承兰大精神,为兰大新的崛起而奋斗!
采访:周瑶、李娇娇
文稿整理:汪颖、吴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