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校友李毅军担任天舟一号对话航天员设备制造总指挥 助力天舟升空

发布日期:2017-04-24 作者:    编辑:宋雅璇    来源:

据兰州日报报道,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在这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特殊任务的飞船上,凝聚着来自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即航天510所)的科研人员辛勤的汗水,飞船上结构与机构、热控、仪表与照明这3个分系统的30台套产品,包括综合显示单元、语音单元、舱门快速检漏仪以及交会对接灯、舱内照明设备等重点单机是由他们研制和生产的,这些设备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轨运行中起到综合状态监控、显示等作用,也在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天舟一号对话航天员设备制造总指挥是兰州大学物理系81级物理系本科、87年攻读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校友李毅军,现任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510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载人三期领域总指挥。此外,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510所)还有很多的兰大校友,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为货运飞船研制“动态体检表”

“天舟一号作为货运飞船,是我国目前为止发射的最大的一个飞行器,主要功能是为未来的空间站运送食物、仪器设备、燃料。未来无人值守的货运飞船在与空间站对接后,必须保证货运飞船各项生保系统参数符合要求,航天员才能进入飞船。那么航天员怎么知道飞船是否能进入呢?510所研制的综合显示单元就起到了这个作用。综合显示单元作为货船唯一的交互仪表,全天时监控生保参数,提供预警、报警功能,将为航天员提供货运飞船健康状态等信息,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像是一个‘动态体检表’,为未来完成载人航天货运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毅军告诉记者。

综合显示单元是为货运飞船和未来空间站新研发的仪表类设备,由510所宇航机电产品事业部研制。作为终端显示仪表,在货运飞船和未来空间站中承担重要参数的显示、语音通报报警信号的生成、告警灯驱动、图像显示、手控编码指令编辑发送等任务。

国际上首次使用红外触摸屏

“这次综合显示单元上最大的一个创新就是运用了红外触摸屏,这是国际上首次应用。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欧空局他们的综显系统都是按钮,没有屏幕。”李毅军告诉记者。

“航天员穿着舱内航天服操作时,无法操作常见的电容式和电阻式触摸屏,为此设计人员设计了适应空间环境的红外触摸系统,根据红外光线接收强弱得出屏幕触摸坐标,可以在空间环境中有效地进行触摸操作。”综合显示单元主管设计师曾政菻告诉记者。

为天舟一号提供照明

此次天舟一号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多领域的实(试)验项目。但是由于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在对接中照明问题就显得非常关键。航天510所承担交会对接照明设备研制任务,为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阴影区的交会对接提供了摄像辅助照明。

其实从神舟七号开始,飞船上的照明灯和照明电源就由510所研制。通过多年的科技攻关,510所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据了解,未来的空间站的三舱(实验一舱、实验二舱、核心舱)的照明和照明驱动均是由510所负责研制。

未来空间站上将有更多兰州制造

“天舟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货运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将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和天地货物运输两大关键技术,对我国建设长期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具有重要意义。510所除了此次在天舟一号所承担的设备和任务外,空间站的建设510所也承担了不少重要任务。”李毅军告诉记者。

李毅军说,未来的空间站上,510所研制的经过多个飞行器检验的仪表照明、结构机构分系统设备将继续为空间站提供重要服务。

(《兰州日报》2017年4月21日)

李毅军简介:

男,汉族,研究员,1963年12月出生,山东省枣庄市人,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全面负责党委的全面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协助五院管理所级领导干部,是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受所长委托分管人力资源、型号科研生产、物资保障条件、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

李毅军同志1985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分配到北京半导体器件研究所;1987年8月攻读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199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到510所工作,历任质量技术处副处长、处长;2007年任所长助理兼科研质量处处长;2008年8月任510所副所长;2011年7月任510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李毅军同志工作后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科研生产管理、党建等工作,先后承担了空间微重力技术研究和空间材料生长试验等任务,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科研生产管理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通过实施流程再造,建立了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项目管理为主导的科研生产综合管理体系,系统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了型号任务快速增加的需要。注重战略思考,激发组织活力,有力促进了510所新时期“集中求发展”战略转型。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提升软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推进510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